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2023年北區功德主會議 佛光山是四眾共有

佛光新聞

字級

2023年北區功德主會議 佛光山是四眾共有

【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】 2023-11-13
佛光山2023北區功德主會議11月11日在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行,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逾800位功德主授證。會議以佛光山四大宗旨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共修及系統大學等為功德主做弘法報告。多位榮譽功德主的第二代亦出席接受頒獎,首次聆聽弘法報告,驚讚佛光山弘法面向廣而多元。

「佛光山是四眾共有,你們要到佛光山來做主人。」現場播放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示勉眾,不只做信徒與客人而已,佛光山是第二個家庭,讓身心清淨安住。更指出生命與事業,都有生死;只有信仰進入生命,才能永世不死。

心保和尚致詞時表示,大師說的「我們是一個佛光大家庭」。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提到「功德主」是佛光山建寺十大因緣之一,因為有「功德主」才能圓滿成就。大師宏願「法水長流五大洲」,見證於全球佛光山200多間道場及300多個事業單位,這些都是大家的成就,共同見證法喜。疫情3年,佛光山弘法與時俱進,透過人工智慧,讓佛法深入家庭,深植人心,也讓信仰傳承更進一大步。

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報告文化事業時指出,功德主是佛光山的護法長城。佛光山以「文教」起家,星雲大師創辦《人間福報》,由出家人辦報,創刊迄今23年。在社區與社會及信仰和信念分類上,造訪量排名全台第一。提倡「蔬福生活」APP、舉辦「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」、第一屆「人間永續」高峰論壇—蔬食減碳年會、國際蔬食文化節及學校讀報教育等等。

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報告,佛館環境教育及能源管理成果,獲SGS多項認證及榮獲英國標準協會BSI碳盤查證書;魅力青海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特色展、傳承人演示、快閃獻演等;持續與中華文物交流協會簽訂第三個五年合作計畫「絲路光華」;與大英圖書館續簽合作備忘錄。

教育事業包含人間佛教研究院、叢林學院及佛光山系統大學。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指出,教育是最大的慈悲。佛光山在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、美國、澳洲、大陸等國家地區共有62所學校,為全齡教育體系。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提到,目前佛光山體系全球有7所大學,發展的利基與原則為國際化、全人教育,與佛光山弘揚佛法相結合。

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則指出,9月承辦全國佛學論文發表會,法鼓山當家讚歎「星雲大師開創漢傳佛教百年來的典範」,慈濟大學的系主任看到佛學院非常震撼的說:「沒想到佛光山的弘法如此現代;而佛光山僧伽教育是如此簡樸與刻苦!」「叢林有什麼?」直播節目觀看已逾500萬次。

慈善事業由北區執行長朱玥代表報告,佛光山慈善院所屬團體有蘭陽仁愛之家、大慈育幼院、慈悲基金會、中華護智協會、海外急難救助。另設有菩提學院,為15個社區服務。護智服務去年有1355場次,有24,652人次受益。佛光聯合診所疫情期間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計1.8萬人次。監獄佈教師156位,平均每年4061場次,有16萬人次受益;三好助學金照顧1千多名學生等。

共修事業部分,國際佛光會由世界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報告,佛光會從個人延伸到家庭,從童軍團到佛光會成人培訓教育等。成立綠色公益基金會護育森林,形成綠色經濟鏈。今年在杜拜成立協會,也將大師所作的〈三寶頌〉以21國家語言傳唱,讓全世界都有機會聽到。

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壓軸報告2020-2023年弘法共修事業,新冠疫情期間弘法不停歇,全球以十種語言共同修持《般若心經》逾2500萬部,禪淨共修祈福法會、佛誕節線上浴佛法會直播最多達8578人同時在線觀看,線上浴佛共有104個國家300多萬人參與;19個國家地區2,600人線上皈依。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、各界緬懷大師讚頌會等。

授證人員中,5歲重光及媽媽楊蕾同皆為功德主。重光在過年、生日收到紅包主動說要捐給育幼院,因爲做了會開心而持續。楊蕾同說,希望重光一直保持慈悲心,將愛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
功德主王建堂一家三代從佛光山開山護持至今,王建堂鼓勵2位兒子參加短期出家,讓「人間佛教」成為全家人生活的依歸。功德主李尋蓉因父母長期護持道場,受父母身教言教的影響,知道要知緣、惜緣,非常感謝這份好因緣。

功德主黃黎明跟著同修楊惠真加入佛光大家庭,認同三好、四給的理念,並以音樂專才用星雲大師的詞創作,讓法音透過音聲不斷傳唱。81歲功德主黃雲明夫妻長年以道場為家,夫妻倆發願隨傳隨到,永不退轉。功德主羅燕玲發願只要能力所及,定會贊助及護持。功德主吳尚叡因佛事收到一台結緣的念佛機,讓自己深受感動,開啟義工之路。

午宴後,進行祈願祝禱及全體法師獻唱〈弘法者之歌〉,接續與會大眾齊唱〈佛光山之歌〉,會議圓滿落幕。
12345678910第1 / 934頁
追蹤我們